今天给各位分享明朝莱阳各村历史名人故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莱阳历史名人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历史上姓迟的名人有谁
- 2、历史名人朱允通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
- 3、烟台的历史有哪些
- 4、姓初的名人有谁
- 5、大水清沟村名人故里
- 6、谁知道莱阳籍的名人
历史上姓迟的名人有谁
1、迟大成:号之莱,山东莱阳人,明代官吏。天启五年进士,中第三甲二百零九名。授江都知县,迁监察御史,有铁面之称。3迟凤翔:字德征:号朐岗,山东临朐人,明代大臣。嘉靖二十三年进士,中第二甲二十六名。授户部主事,历兵部郎中、侍郎。著有《四书说》、《朐岗集》、《易经说》。
2、迟凤翔,字德征,号朐岗,以其廉能和计略平定边患而闻名。他在京城为官多年,晚年引退,仍勤于著述,与冯惟敏、傅应兆、张邦彦齐名,时称“临朐四杰”。迟姓在清朝也有不少杰出人物。清满洲正白旗人迟煌,清顺治九年进士,展现了其卓越的学识与才能。
3、尉迟汾,唐朝诗人,与韩愈等文人名士一同游玩,并留下诗作,丰富了唐代文学的宝库。尉迟乙僧,唐代画家,以其卓越的艺术才能,尤其是对外国风俗、人物、佛像、宝树等的描绘,展示了中西艺术交流的成果。
4、尉迟姓历史名人包括尉迟迥、尉迟纲、尉迟恭、尉迟胜、尉迟乙僧、尉迟炽繁、尉迟惇、尉迟运、尉迟珪、尉迟汾、尉迟偓、尉迟德诚等人。以下是部分名人的详细介绍:尉迟迥:以平蜀有功被封为蜀公,他的政治治理和军事才能,为时人所颂,是尉迟姓中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
5、字婆罗,公尉迟迥之从兄。是宇文泰一手培植出来的将领,骁勇而有膂力,善骑射。卒于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年),享年五十三岁,谥周太保吴武公。尉迟恭 唐初大将,字敬德(586-658),鲜卑族,朔州鄯阳(今山西平鲁区)人。隋朝末年,从军高阳,以武勇著称。
历史名人朱允通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
历史名人朱允通生活的历史时期是:明朝。朱允熥(1378年11月29日—1417年10月26日),明朝宗室,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开平忠武王常遇春之外孙,懿文太子朱标第三子,母敬懿太子妃(孝康皇后)常氏,明朝唯一一任广泽王。
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君主,但是,他可能是受到儒生的影响,在改革的过程中存在不切实际的想法,在削藩上就是一个例证。他的改革,目的是好的,但行动中存在很多问题。朱棣在这个过程中反对,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攻打南京,其中有很多曲折,但朱棣成功了。
建文帝朱允炆(吕后生) 吴王朱允熥(常氏生) 衡王朱允熞(吕后生) 徐王朱允火熙(吕后生) 女 长女江都公主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长兴侯耿炳文子耿璿。 次女宜伦郡主 永乐十五年下嫁于礼。 三女朱氏,无考。 四女南平郡主 未下嫁,永乐十年(1412年)薨,追册。
烟台的历史有哪些
烟台建城已有600多年历史。公元1398年(明洪武31年),为防海盗侵扰,在芝罘筑狼烟墩台,又称“狼烟台”,烟台由此得名。公元1858年(清咸丰8年),中法天津条约开登州为通商口岸,三年后改为烟台,迄今为止,烟台开埠已有130多年的历史。烟台不仅是古代文明的摇篮,也是近代工业和邮政的发祥地之一。
目前许多国家的航海图上仍以“芝罘”之名代表烟台。烟台建城已有600多年历史,1398年(明洪武31年),为防海寇侵扰,在芝罘筑狼烟墩台,又称“狼烟台”,烟台由此而得名。1858年(清咸丰8年),中法天津条约开登州为通商口岸,3年后改为烟台,迄今为止,烟台开埠已有150年的历史。
烟台,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在商、西周、春秋时期,这片土地属于莱国的领地。进入战国时代,它成为了齐国的一部分。秦朝统一六国后,烟台归于齐郡管辖。到了汉代,这片土地又成为了东莱郡的一份子。
烟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夏朝时期东夷族建立的国家开始,到商朝的莱侯国,再到西周初年的莱子国,秦朝的胶东郡,西汉的胶东国,东汉的东莱郡,唐朝的登州、莱州,宋朝依旧保留登州、莱州,直到明朝升莱州为莱州府,隶属山东行中书省,清朝时登州府、莱州府治所迁至烟台。
距今4000多年至2500多年的夏商周时期,烟台沿海是东夷人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 东夷人既有着发达的渔业和盐业,也有着活跃的商品流通。在长岛出土的一块陶片上,刻有七八个太阳,反反复复描绘太阳放出的光芒,说明东夷人是非常崇拜太阳的先民。 悠久的历史 烟台市是人类最早繁衍生息的地区之一。
西周时期——东莱 距今约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这座长满莱草的山脚下曾经有一个红红火火的诸侯国——莱国。自莱子国以东称东莱,以西称西莱,东莱以此得名。东莱是山东龙口市的古称。现也作为烟台市的古称,或作为地理名词泛指烟台地区。春秋战国——罘 烟台的芝罘区,春秋战国时称之罘。
姓初的名人有谁
初姓在历史上的知名人士有初虞世、初大告、初日春、初启光和初铭等。 初虞世:他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佛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楞严解》是佛学界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 初大告:他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为人刚正不阿,被时人誉为“初刚正”。
初彭龄,字绍祖,清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以正直廉明闻名,虽未遇明主,但也曾面临危机。他工于文词,书法精湛,但因政务繁忙,作品传世不多。在顺天府尹任上,他编订了《明滇南诗略》,并在《清史稿》中有传记记载。
初虞世(约1037-1100),字和甫,北宋著名医学家,灵泉山人,本为朝士(医官),后为僧人,隐居于今河南平顶山襄城县蒲池寺善会院。潜心深研历代医学典籍《素问》、《难经》等,融会贯通,每有卓识,非一般医人所比,行医四方,扶危济困,不事权贵。诊断疑难杂症,每有独到见解,无不妙手回春。
(1898-1987)(四十五世),原名初铭音、初诰,字达杲,《初氏谱书》(山东莱阳,初尚龄等编,1937年重修七册)中记载名字:芷南,字湘帆。山东莱阳高格庄外镇胡城村人,少年曾读私塾,并常习作诗词,1914年8月,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1918年8月考入北平高等师范英语系。
初暐,宋时胶水人,第进士,历官集贤院,知潍州。初杲(1460-1540),字启昭,号内滨,正德八(15134)年举人,正德辛巳(1521年)进士(北京国子监街孔庙067号进士题名碑有其名),授御史。初彭龄(1749-1825),字绍祖,一字颐园,原籍莱阳北黄村。
初姓起源于芈姓,出自楚国国君熊氏。据《世本八种》记载,熊氏的祖先熊熊为初姓。南北朝时期何承天的《姓苑》记载,初姓望出南郡。初姓在古代已有,碑文亦提及“上先荆出楚”。《史记·楚世家第十》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
大水清沟村名人故里
1、赵秉忠的两个儿子为了避难,更改姓名,逃离了故乡,其中一人去了莱阳,而另一位名叫赵尚礼的则选择在一处山清水秀之地扎根生活,这个地方便是今天的大水清沟村。这个村落的建立,源于赵尚礼对父亲记忆的缅怀,他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延续赵家的血脉。
谁知道莱阳籍的名人
宋琬,字玉叔,号荔裳,莱阳籍人。清顺治四年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为官清廉,仕途坎坷。他一生精于著作,著有《安雅堂全集》,是我国有代表性的诗人,与安徽施润章齐名,时称“南施北宋”。宋琬词、赋、文俱佳,传世诗作有1300余首,对丰富中国历史文化宝库做出了卓越贡献。
莱阳的名人有张梦鲤、董其昌、崔子忠、曲锐、左懋第。张梦鲤(1533~15***),字汝化,号龙池,登州府莱阳县人。
著名人物有画家崔子忠、名臣大家董其昌、左懋第、初彭龄,著名文人宋继澄,著名诗人宋琬,著名书法家王垿、孙墨佛等。近代军政名人李新良、叶连松、宫达非、潘日源等人都是莱阳这一方土地养育的杰出人才。如果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帮助的话,可以给个大大的赞不。
关于明朝莱阳各村历史名人故事和莱阳历史名人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